English

李旭川痛陈甲A弊端

1999-06-12 来源:生活时报 绿洲 我有话说

甲A联赛正处休整期,人们把关注的视线都聚焦到中国国奥队身上。在辽宁,有一位足坛名宿正思索着中国足球的何去何从。他就是李旭川,曾经培养出迟尚斌、李树斌、王长太、盖增臣等一大批优秀球员的原辽宁足球队主教练。

两年前,李旭川从长春亚泰足球队总教练的岗位上退下来后,回到沈阳当起了一所足球学校的“孩子王”(校长)。对于64岁的李旭川来说,他的最大梦想就是让中国足球的娃娃们早日走进世界杯。可是在梦想与现实之间,他看到了冷峻的现实。看到了梦想还离我们很遥远……

“那么好的外籍教练没用在刀刃上,真可惜。”

有着30多年执教经验的李旭川,对中国足球的现状有一点悲观。他认为,现在活跃在甲A赛场的成年队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,没有太大的希望。“他们的作用就是应付比赛。”

令李旭川感到痛心的是,像拉扎罗尼、桑特拉奇等一批外籍名教头,只带甲A成年队,其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,真有点可惜了。

他认为,外籍好教练不应该执教成年队,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青少年身上。现在的成年队只是应付比赛,他们带队作用也不大。相反,如果拉扎罗尼们能执教青少年队,那么在不远的将来,将会涌现出一批好队员。外籍教头的费用虽很高,但他们回报给中国足球的也很可观。李旭川颇为推崇巴西教头执教中国球队。其理由是,第一,符合中国国情,中国运动员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球队要走技术风格的路子;第二,在法国世界杯上,技术型球队明显占据上风,而一向身体好但技术粗的德国和保加利亚队都跌了跟头。因此,中国足球从大方向正要走“巴西流派”。

现在各俱乐部也看准了请“技术风格”的教练,但没给外籍教练一个适合的土壤。

李旭川说,中国足球界没有充分发挥外籍教练的作用,使得中国足球的未来让人担忧。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是否提高,其重要标志是体现在训练水平上。由于青少年队的待遇低,好教练都不愿来。没有好教练,青少年队员也好不到哪。所以,中国足球急需一盘棋,将优秀教练(包括外籍教练)下放到青少年队上,那样,希望的种子才会遍地发芽。

李旭川的另外一点担心是,外籍名帅来了,但我们的足球界却没有统一的规划,让年轻教练到他们那里深造。“一旦外籍教练走了,谁能顶上来?中国足球要发展,最终不还是靠我们自己的教练带吗?”

“搞足球的都爱看既得利益,结果是捡芝麻丢西瓜。”

这几年执教地方足球学校,李旭川对俱乐部的二、三线球队现状十分了解。他发现,各甲级俱乐部老板对后备力量不重视,一些知名球队的后备力量很差,有的二、三线球队只是租借,他们成绩好与坏,俱乐部老板很少过问。

李旭川不明白,没有好的后备人才,拿什么出成绩?

更有一部分老板从投入中国足球那天起,就围绕眼前利益转。“干好了就干,干不好就走”的思想很严重。李旭川认为,短期行为将影响中国足球发展的连续性,这对中国足球没好处。

细究各俱乐部老板轻视二、三线队伍的培养,不能不提到中国足协的监督、管理不力上,假如中国足协能在竞赛制度上约束各俱乐部,那么就会迫使各俱乐部制定长远规划。比如联赛排名,将一线队的成绩与二、三线队的成绩捆起来一起统计积分,看谁还敢忽视后备力量的培养。

李旭川又提到新闻界与足协的关系上。按理说两家都是一家人,但实际上做起来却是两回事。用得着新闻界,就合作得好;用不着新闻界,两家处得也就不很融洽。说来说去,就是看有没有既得利益。“不管哪个事业,也离不开舆论界的支持。但是,足球界有一种‘既得利益’的思维作怪,也就很难把中国足球的蛋糕做大了。”

“甲A联赛没有太大的新鲜感,功利足球后患无穷。”

李旭川观看了上半年的甲A联赛,给他突出的感觉是,联赛没有太大的新鲜感。相反,各队普遍注重名次而轻视提高技术水平,这是很危险的。

他认为,名次看得太重导致两种弊端,其一,为了赢球,不惜动用红、黄牌,结果赛场上粗野行动较多。一方面伤害了我们的主力队员,另一方面也养成了不良的习气。其二,为了赢球,有的球队就会明、暗两条线一起走,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。

有人认为,中国足球可以不去参加世界杯,自己踢甲A联赛。李旭川认为,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。这种思想是造成我们的水平在原地打转的一个原因。

因为甲A联赛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?是借助自己的小舞台培养优秀的球员,让中国足球“水涨船高”,最终在世界杯上一展风采。

错误的思想,必然导致错误的决策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